木桶饭杂谈 其一

本文包含大量作者的主观价值导向的内容,仅代表由个人经历出发的认知和理解。

本来这个系列文章应该在上个月的31日发出,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咕咕了,最近准备缓慢地补完。

全文将主要以问答+个人陈述的方式展现。

基本概念

如果您还没有了解跨性别(Transgender)相关的概念,以下有一些链接可供参考阅读:

问答环节

  • Q: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木桶饭(MtF,跨性别女性)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认识到这些定义之前,我们很少能够对性别这类看似无可撼动的概念有过一丝怀疑?

如果说是“觉得自己不太对,尤其是在性别相关的方面”这个想法的真正形成,或许已有将近十多年了吧,但是在当时压抑的中学环境下,人人都是死气沉沉的机器罢了,再加上老师刻意向学生施加的做个“正常”人的压力,反倒是让我们作为“人”的一面丧失殆尽,直到大学才真正的知道有遇到像我一样的状况的案例,然后开始反过来认真考虑自己性别认同这个事情。

并且,在无知的状态下,人们通常会将同性恋与性别认同混为一谈,这更是让我在早些年困扰了不少时日。不过要确认这个很简单,跟真正的同性恋者交个朋友,就知道自己跟他们不是一类人了,我后来证实了这一点。

  • Q: 你是否尝试过“纠正”自己的想法?

无论是从医学上还是从自己的经历上,这样试图“纠正”自己性别认同的尝试都被证明是无效的,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机会。

有人曾经向我谈及相关话题,依旧记得那时的回答是“别急,人最晚要等到 21 岁才可对这些事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许只是嘴硬,但是我确实认为一段艰难的探索时期对形成自己的观念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确定自己的性别认同的最好办法,是将心理与现实的差距再扩大一些:强迫自己以指派的男性性别生活,并试图在称呼和行为上体现它,将自己以标准男性的样貌展现出来,以测试自己的判断。我成功地这么做了,然后,我发现结果并不令人愉快乃至令人痛苦,我成功地一次次地在压抑中确认了自己性别方面的认同,也一次次的摧残着自己的内心。

当然,长期的、试探性的、不依自主意志的生活难免让人抑郁,并给人的日常活动带来快餐一般的临时感。长此以往是非常危险的,还好我及时从中逃离了出来,现在看过去的我,仿佛像是在看一场电影中的陌生人。

  • Q: 你的焦虑或/和抑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以及你是如何应对它们的呢?

哭,无休止的哭。我从小就爱哭,大部分时候都是偷偷哭,经常伴随着躯体化的症状,比如肚子疼,头疼,身体发抖之类的,到了这种情况就只能靠时间慢慢去缓解了。

其它的话,我很难去想象自己在这种状况下会做出什么,可能最多的情况就是睡觉。由于一些原因,我大概是不会轻易去选择自杀的。

应对方法的话,我是觉得,身边如果有亲近的人,或许能够抱抱,至少能够倾诉自己的烦恼。不过这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实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缓解。

一种以前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忙起来,比如连续坐在电脑前写好几天代码,或者收拾好东西去城里通宵大玩特玩 Ingress,再或者问问各个社群有没有人约出来吃饭,总之这些方法要不就是不太健康,要不就是不太便宜,个人觉得还是睡觉舒服。

  • Q: 在经历抑郁的时候,你有考虑过伤害自己乃至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正如先前所言,我大概是不会轻易去选择自杀的,我对此感到庆幸,因为我见过太多逝去的人。至于说伤害自己,人活着不就一直在伤害自己吗?

当然,曾经我也是认真思考过遗书怎么写的人,望向窗外然后想象着自己从阳台上一跃而下的身影,很感谢那时的同桌将我拉回了现实,虽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后来嘛,认识了更多的人,目睹了无数次的熟悉或陌生人的生死离别,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

从理性的角度讲,逝者不能言语,无法告诉我们死后是什么样的世界,因而所谓轮回转世乃至一了百了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死亡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将问题扔进了更加无法预测的黑洞,并提出一个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假设。我想,如果人能对不可预知的事物感到恐惧的话,就不应该对身后的世界抱有什么期待,与之相比,能够靠自己的行动有限度可控的未来便没那么可怕了。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洛夫克拉夫特

  • Q: 你是否为此找过医生问诊?结果如何呢?

找医生问诊几乎是所有跨性别者的必经之路。

我曾经是非常抵触这种地方的,毕竟有些人天天会拿这些地方骂人,自然会下意识地感到抗拒。但是到了非去不可的时候还是得去一去的,比如严重的抑郁、焦虑和不安的时候。

我第一次去省精卫的时候紧张得要命,再加上若干见习医生,说话支支吾吾,三言两语就几近破防,泪流满面向医生哭诉,因而医生没有直接写与性别认同有关的诊断,反倒是喜提中度抑郁(倒是很庆幸自己后来在没吃药的情况下想办法缓解了状况)。

再后来,跟着朋友一块去了重庆,便顺手去附近的医院挂了个号,终于顺利开到了诊断(易性症(性别烦躁))。回想起来,精神科的问诊其实没有太多用处,不过就是对自己早就知晓的事实的再次强调而已,真的要做出改变,还是得靠自身的动力。

  • Q: 为了让自己与认同的性别相符,你做出了哪些尝试?

这种尝试也就是 RLE(Real Life Experience) 的范畴了吧。既然觉得做男孩子很难受,那就试试女孩子的生活吧,至少试试不是什么坏事。

我觉得,留头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正所谓头发是女孩子的生命,有了一定长度的头发,就有几率被人认作女孩子了。因此整个大学时代,我一直有着对长头发的执念,直到最后有机会终于留到了现在的中等长度。

其次是穿搭,一开始需要从光谱的一端走向另外一端,中性化的服饰是非常好的选择,不仅能够缓解过渡期的尴尬,也能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焦虑。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中性化的风衣、外套、牛仔裤这些,同时非常喜欢戴帽子的习惯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为了盖住头发而形成的。

同时,身体的保养能够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这其中涉及到脱毛、护肤、化妆等一系列的工作。我的皮肤事实上并不好,尤其是腿部由于遗传原因存在毛周角化症,因而身体乳是洗澡的必需品。我也推荐公立医院的激光脱毛(非冰点脱毛),对于胡须和唇毛而言性价比是很高的,而家用 IPL 则适用于身体其它部位的大面积脱毛。

哦对了,为什么我迟迟不说 HRT(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呢?那是因为真的有不少人是觉得,内分泌状况在这方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而我觉得它恰恰是不那么重要的因素:讲道理,除非特别早介入,否则 HRT 并不能改变太多东西,真正在漫长时光中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和态度。

  • Q: 为了完成性别身份的转换,你是否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我是一个做事没有什么计划和目标的人,但是在自己,我做出了可以说是这辈子最复杂细致的规划,并充分地为最坏状况做好了打算,这包括了从至少 5 年前开始的一步步的尝试,以及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后的谨慎审视。

为了能够在各种意外状况下以自己希望的身份生存下来,我并没有立即寻求在每一个方面都进行立即的改变,以便能够逐步适应自己的社会身份,同时我也通过实习和各类项目的方式获得了能够让自己正常生活直至毕业的资金。这使得我不再那么担心意外的状况,精神状态也稍有改善。

  • Q: 留长头发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先说假发吧,因为不太实用,倒是借着去漫展的名义尝试了下,基本体验就是又热又勒,时间长了脑袋会非常疼,不推荐日常使用的,这也是促使我自己留头发的动力之一。

一开始会有一个尴尬期,毕竟男性化的中长发和女性化的短发还是有区别的,这个时候如果不做刻意打扮,依然还是“一眼男”的状态,如果还是以男性着装生活,大概率会被人说“长得帅”。作为对内心的一点安慰,我会更注重穿搭,比如帽子,能够遮挡头部,同时显得脸更圆更小,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偶尔还是会被人叫妹妹的(虽然可能很快就会改口)。人需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那时候能够在路上被推销员叫一声妹子就会非常开心了。

在此之后,就是女式短发的时期了。随着刘海越来越长,最后会变成中分,用手撩起头发的动作会更加频繁而熟练,同时头发打结的情况也随之出现了。这个时候,只要戴上帽子,大概率就会被路人认定女孩子,在这个时间段里,头发的保养问题逐渐显现,我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护发素的。

到了现在,头发已经差不多达到了中等长度的样子,这使得我能够扎起辫子,天气热和吃饭的时候很有用。因为现在基本上不会被路人认错性别了,所以我相比以前在行为上能放得更开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生长速度不均等,应该去理发店定期修一修的,否则发尾看上去挺乱的,并且刘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遮挡额头那块难以改变的区域。不过因为习惯了,现在出门还是必定会戴上帽子。

个人的感受便是,头发的作用真的非常巨大,能够给自己带来自信,应当尽早考虑,如此一来在出门的时候就会更少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打扮和路人的眼光上了,也即“过正常的生活”。

  • Q: 你的穿着打扮是怎样变化的呢?

我相信对于一部分跨性别女性而言,漫展上的 Cosplay 式的出街是早期探索自己认知的一种方式,毕竟这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自己外表并不女性化的时候合理化自己女装的机会。当然,处于对女性化的渴求和部分刻板印象的影响,包括我在内的跨性别女性都会急于强调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忽视了对审美的追求,这也导致了跨性别女性刻板印象中万年不变的“T恤格裙”搭配。固然偶尔这样的穿搭能够短暂地满足自己的性别认同,但是,只有真正的长期以社会女性的身份生活,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RLE 对于社会化的跨性别女性而言,是必要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RLE 的精髓在于买够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有足够的时间以女性的社会性别生活后,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和穿搭风格,并结合自己的身材特征选择合适的衣物。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先想着实习去赚一波钱的原因,毕竟清空并填满自己的衣柜是挺大的工程。这时候我经常在街上像女流氓一样盯着路上的人端详,总结她们的穿搭风格,然后再过一遍自己的审美,最后去逛商场寻找灵感。此时我发现自己的穿衣风格就日常起来了,不再那么吸引路人的注意,反而是作为一般通过女性的样貌去过自己的生活。

在自己的外表逐渐女性化,尤其是头发长了之后,其实也就没有那么想着刻意打扮了,随意穿件衣服出门也不会被人认为是男性,这个时候我更多操心的就是自己的外貌,毕竟 24 岁是学生了,之后身体就渐渐走下坡路,会出于本能地想办法挽留和补救自己失去的青春。

  • Q: 被认错性别之后,会感到尴尬吗?

会,但是不会表露出来。跨性别者不必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耻,认错性别也只是一件小事,无需矫枉过正。随着时间流逝,被认错性别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少,反倒是故意试图侮辱别人的人,会因为自己小丑般的行为而羞耻,正所谓,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从戴上帽子依然会被认作男性,到长期被陌生人以小姐姐称呼,个人的体验这中间一共需要大约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

  • Q: 你身边的人对你的身份的转变,有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与很多人希望快速完成身份的转变不同,为了保证结果的可控,我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这 7 年里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因此也有不少人目睹了我的变化。

实际上,被人了解自己不愿提起的过去并说出来,是相当尴尬的话题,还好身边的同学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背后有何种议论,至少没有展现出任何排挤和歧视的行为,一些关系较好的同学提到我时能够使用女性化的称呼,这也是我感到庆幸的。

  • Q: 你现在还会感到焦虑/抑郁吗?

会的,不过少了许多。可以理解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以女性的社会身份生活,由外貌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造成的焦虑已经大幅降低,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事情绪失常,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的时间心态已经相对积极,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在重庆就诊的时候,并没有被诊断出抑郁的原因。

  • Q: 你会担心自己未来在就业、生活等方面受到歧视吗?

担心。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点我早有考虑,因而无论是在实习还是找工作的时候,我都会首先排除环境不友好、社区不开放的单位,在国内,通常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较强加班文化的私企,同时我会在面试时毫不掩饰的说明这一点,毕竟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

虽然这样的做法大大减少了选择面,但即使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和社区满足这样的条件,在理工方向,我倾向于认为拥有开源文化的社区相比而言更加开放和包容,彼此尊重各自的选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也确实如此。

生活方面,只要是在大城市生活,通常情况下都比小城市更具包容性。随着自身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在将来,针对跨性别者的歧视只会越来越少。况且,我认为在社会的压力下,跨性别者屈服于自己的指派性别,这本身便是一种严重的歧视行为,因为我刚刚讲过了,跨性别者从来没有“选择”自己性别的机会。

  • Q: 你打算在转变自己身份之后如何融入社会?

就这么融入。

我无法决定社会对我的态度,但是我能选择如何向社会展现自己。影响跨性别者融入社会的因素中,排除掉社会自身的原因后,剩下的就是由性别焦虑诱发的各种精神疾病,让自己保持相对健康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我会尽力的。

  • Q: 你对未来生育孩子是怎么看的?

对于这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法差异巨大。对于我而言,会考虑养育而非生育:可能在未来驱使我养育孩子的动力大概来源于对培养生命成长的愿望,而一定不会来源于所谓传宗接代的观念。因此,在我能够保证自己的生活在足够好的环境下之前,我拒绝让自己的孩子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问题收集

为了在后续章节提供更具价值的内容,欢迎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提问,部分问题的回答将放在下一章节中。本章内容如有遗漏,亦可指出。


木桶饭杂谈 其一
http://0x7f.cc/mtf-talk-0/
作者
YukariChiba
发布于
2023年4月17日
许可协议